今天是:

党建工作

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园地 >> 正文

十八大报告内容简介

发布日期:2014-03-12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十八大报告的题目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十八大报告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三、十八大报告的内容(共分十二部分)

第一部分 五年成绩和十年总结: 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第三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第四部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第五部分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六部分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七部分 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第八部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第九部分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

第十部分 推进祖国统一: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第十一部分 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第十二部分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四、十八大报告的要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2. 两个翻一番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3. 两个“五位一体”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一个五位一体);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第二个五位一体)。两个“五位一体”都有一项具有净化功能:“第一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 “第二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

4.民主协商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5.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6. 牢记八个坚持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

7. 两个“百年”实现现代化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一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8.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表述。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9. 三型目标建设执政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服务贯穿报告始终。

10.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