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不少新的提法、新的论断,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新的亮点,通过自已的学习和理解,以下四点对我印象比较深刻。
1.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作了深刻阐述。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2.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入党的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成就并不料发展,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二大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大、十六大明确和重申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十六大后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总体布局扩展为“四位一体”,并写入了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大党章;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总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并写入了十八大党章。
4.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的主题提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并提到“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十六大、十七大的提法是“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目标是“两个翻一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